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淞花砚大师刘祖林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5/15 11:23:16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刘祖林,从事松花砚设计、雕刻近30年了,在奇石界算是很有名气的,重现于世的“现代松花第一砚”就出自他的手。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通化地区发现了松花石,时任工艺美术厂的领导们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在厂里成立了找矿、研制、新产品开发等机构。刘祖林作为研制小组组长,经过十多个昼夜废寝忘食地钻研,终于亲手雕刻出第一方“仿清宫松花砚”。随后,他作为“师傅”,把技艺传授给了工友们,不久,石砚开始批量生产。也就是从那时起,刘祖林深深地扎根在这石山艺海之中,那些石头便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到了九十年代初,刘祖林创办了自己的雕刻艺术中心,后来,他把店名更为“御宝斋”,潜心研究探索松花砚的创新与发展,跋山涉水探寻新矿源,走访民间,解读史料,考查论证老坑,终于发现了几十个松花石新品种,除绿色刷丝纹石料外,还有黑、白、黄、灰、褐等各种颜色的新品种,另有紫袍玉带、龙泉青、腾云纹、彩虹晕等,色彩斑斓,融实用与观赏为一体,集奇妙雅美于一身。

  石材的丰富为艺人们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也对雕刻手法、技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刘祖林除在设计上狠下工夫外,还巧妙地利用凿、铲、冲、刻等传统技法,同时利用浅雕、深雕和透雕等艺术手段表现不同的主题。他还将砚池、砚堂与雕刻艺术完美地结合,以求在和谐中统一。2003年,他得到了一块长近米,宽半米,十分罕见的精品浮云侧刷丝石料。经过无数次的思考、揣摩,最后决定利用其石甘绿无瑕,云丝纹理清晰多变的特点,雕刻一方人物风情砚,命名为《乾隆岁朝图》。作品题材是根据清代宫廷画家、意大利人朗士宁为乾隆皇帝所画的《岁朝图》而再创。他运用高浮雕形式,并借鉴了传统的漆雕和木雕技法,使这方名砚成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

  刘祖林善于从石头的色彩与纹理中捕捉灵感。三年前,他得到了一块黄金裹玉般的松花奇石。表面的色彩和内部神秘的机理深深地吸引着他,丰富的色彩变化给他带来创作上的冲动。当开拓出砚堂的时候,他被这美妙的色彩惊呆了:一片碧绿的砚田的上方,金黄的色彩似乎在蠕动,砚田中有黄色和白色的稠液好像在流淌,一种节奏和韵律在眼前出现。此时,正是他仿出第一方宫廷御砚后的第28个春天。这是他辛勤耕耘和忠诚守望的28载啊!一种苦尽甘来的感受油然而生,感悟与激情让他思路泉涌。于是,他一鼓作气,精心雕出了28只或爬行、或藏头露尾,辛勤劳作的蜜蜂,脚下是密密麻麻的蜂巢,巢边涌出浓浓的蜜糖,缓缓地流入砚田。朋友为这方砚取名为《苦尽甘来》。

  刘祖林为之奋斗大半生的松花砚给了他最丰厚的回报:在第十五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上,刘祖林雕刻的《乾隆岁朝图》和《砚谱砚》分别被评为中国文房四宝行业优质产品金奖和银奖;《苦尽甘来》获第十九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金奖;《同舟共济》文房用具组合砚在吉林省首届工艺美术大展中获银奖。著名雕砚大师黎铿曾称赞刘祖林的作品选材精当,风格古朴,刀法流畅,人物表情生动。

  技艺的日臻完美,使刘祖林成为行业的领军人物。2005,他被推选为通化市松花石砚协会会长,同年,他创办了刘祖林松花石砚艺术馆,编著出版了《松花石砚》一书。2008年受市政府委托,陪同有关领导前往北京,为通化市被命名为“中国松花砚之乡”作出了贡献。刘祖林经过实践总结出的制砚“以雕刻工艺为手段,以实用为生命,以艺术创意为灵魂”的创作经验广为流传。几十年来,刘祖林和他的伙伴们制作了上千方石品精良、造型精美、雕工精湛的松花砚,不仅成为人们馈赠亲友的高雅礼品,而且已成为中外社会名流、作家、书画家案头必备的文房之宝与欣赏收藏之珍品,成为通化山城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鲜亮的品牌,刘祖林凭借自己大半生的经验积累和对雕刻艺术的执著追求,走出了一条独具风格的现代松花砚研制之路。

    2009年7月28日,“首届中国文房四宝艺术大师颁证仪式”在北京举行。刘祖林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文房四宝协会

    授予“中国制砚艺术大师”称号。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