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中国松石文化源流初探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2/3 17:02:25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硅化木,在中国古代被称为松化石,是奇石家族中的宠儿,论其来历,在亿年之上,是地球赋予人类的远古瑰宝,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物质载体;论文化,于古今之间,源远流长,蓄厚涵深,更是一种独特而珍贵的文化载体,蕴涵着非凡的人文意义,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在中国赏石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席位。

    松石文化,就是指松石在其发现、收藏、鉴赏、展示过程中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现象。

    松石,又称松花石、松化石、木化石、木变石、神木石、降龙石、康干石。

    从古今中外而言,中国人最早认识松化石,认为松石乃松化为石并给松石蒙上了神奇的色彩,这在中国古代地理书、史书、地方志、本草、笔记、游记、诗赋、石谱、家谱等文献中均有记载。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编纂的四书五经中的《尚书·禹贡》曾记载古代九州之一的青州出“铅松怪石”,并被列为贡品。据后人考证,所谓“怪石”,即“似玉非玉,似石非石”,这种怪石极有可能是松化石,这也可以在明代大学士阎士选《松石记》的记载中可以得到印证。他在《松石记》中详细记述了古青州一带,东海大竹岛中有松化石。

    清代大学士刘统勋曾在古青州青岛即墨马山采集到松化石,并赋诗记事。

    因此《尚书·禹贡》所载青州“铅松怪石”,可能是有史以来“松石”见诸文献最早的记载。

    松石等怪石作为贡品的传统也一直沿袭到唐宋元明清,约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如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年)史载:“夫余国(古扶余国地处今松花江流域)贡松风石,方一丈,莹彻如玉,其纹树形,若古松。”如清乾隆题松化石御制诗云:“康干虽岁贡,逊此一峰全。”并注云:《六帖》回纥有康干河,断松化为石。今哈蜜每岁贡木变石,然长不逾尺。

    这些都对松石作为贡品的传统作了详细记载。

    古代拔野古康干河投松化石,是一则流传最早、最广的传说。据北宋欧阳修、宋祁主持编纂《新唐书》记载:“拔野古一曰拔野固,或为拔曳古,漫散碛北,地千里,直仆骨东,邻于靺鞨。……有川曰康干河,断松投之,三年辄化为石,色苍致,然节理犹在,世谓康干石者。”古代“投松化石”和以“康干”指代松石皆源于此典。拔野固,北方铁勒诸部之一,在克鲁伦、海拉尔两河北境,地近黑龙江。神秘的康干河从此成为中国松石文化的在北方的重要发源地。

    在浙江永康,松化石自唐朝起就闻名于世。

    据历代《永康县志》“古迹”、“寺观”、“仙释”等篇目记载,相传此地有千年老松,欲化龙升天。唐建中六年八月十五日,著名道士马自然自桐霍山回永康城外延真观,指着庭前古松曰:“此松已三千年矣,不能化龙,当化为石。”言毕,顿时风雷大作,古松震作数段,皆成石。忽有一石拔地而起,高六七尺,大逾合围,隐隐有松鳞,以手触之,石磊磊有声,有意推之,石乃牢不可动。宋嘉泰间,于旁立亭,名曰松石馆,后屡废屡建,成“永成八景”之一称为“松石招云”。清王喆山《松化石》诗云:“前身夭矫似龙形,一作云根唤不醒。应有仙人来指汝,化为灵物上青冥。”古代“指松化石”和“降龙木”的典故就出于此。

    浙江永康由此成为中国松石文化在南方的重要发源地。

    还有一则关于岳飞“精忠柏”的传说,更具人文意义。

    在杭州岳王庙,忠烈祠西南有一依墙而筑的“精忠柏亭”,亭内陈列八段木化石,此即传说中的“精忠柏”。相传,南宋大理寺监狱内风波亭畔有一棵古柏,在岳飞蒙冤遇难之日突然天地不平,木化为石,坚如铁石,僵立不仆。人们认为这是岳飞“尽忠报国”精神和贤贞不屈民族气节的象征,故称之为“精忠柏”。传说,这棵古柏后来毁于兵火。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