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中国奇石界的三大流派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12/8 9:47:41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中国奇石界的三大流派是广东、广西以及周边地区以石色为主要审美对象的“色”派,台湾地区以图案为审美重点的“图”派,以及其他地区以石形为审美宜点的“形.派。收藏多含有个人的好恶和观念,收藏奇石虽无定法,但也有规律可循,从造型:有方圆、大小、抽象者、具象者;从石质:有细腻、光滑者,质地纯净者,粗犷松软者;从色彩:有单色、混合色、五彩色;从图案:有形象藏露,有虚实相兼,有形神兼备;石之内容与主题,全露者会一览无余,全藏者使人莫测。

    国内石“色”诱人的奇石品种很多,如黄蜡石、大化彩玉石、蜻山绿石、三江彩卵石、新疆彩石、金海石等.其中,两广奇石的石“色,最具代表性。

    两广比较著名的石种有蜡石、三江彩卵石、彩陶绿釉石、大化彩玉石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蜡石与大化彩玉石。蜡石产地主要分布在广西柳州三江县的得江、贺州八步和广东的潮州、台山、连山一带。主要品种包括名贵的广东潮州黄蜡石、广西柳江贺州八步的八步蜡石、三江县的三江蜡石。该派蜡石表面分别呈现玻瑞、油脂丝质、珍珠等光泽。其赏玩历史最为悠久,尤其是在明清时期,很多人以之为清玩,供之于厅堂.大化彩玉石的产地主要分布在广西大化县红水河岩滩及水底.属于水冲石类,石表光滑,手感极好。而玉化程度高的大化彩玉石透明、反光.犹如水晶。大化彩玉石的开发历史较晚,约在20世纪90年代。

    两广“色”派的代表石色是黄、红二色。最名贵的广东黄蜡石黄色中又可细分为明黄、蜡黄、棕黄、嫩黄等.层次丰富而协调。其色彩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石英岩在水中受多种矿物元素.特别是锰离子的长期浸渗而成。大化彩玉石的石色包含黄、赤、橙、绿、蓝、白、黑等7种色彩,有的大红大紫,洋滋粉喜庆.有的纯黑纯白,对比鲜明.有的蓝绿相映,协调中显得气韵生动。大化彩玉的色彩是由于岩石受水中溶解的多种矿物元素浸染所致。

    从审美角度看,石色能加强石形的美感,使石形更丰满、立体。美丽的石色除了愉悦赏石者的感官,陶醉赏石者的情感外.还具有独特的离意。黄色向来是中国人茸崇的颜色,井长期为历代皇室专用,极具神秘色彩。红色也是中国人喜爱的颇色,离意兴
旺发达、喜庆吉利。

    图,就是石肤表面由石筋或矿物元紊的浸渗所形成的图案,图案石的图案在未破解之前.是混乱的、令人迷惑的,一般赏石者很难咀嘴出个中滋味。令人欣喜的是,台海的南田图案石,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吸引了众多的赏石者,卓然成派。

    目前,国内的图案石主要有四种:一是由石筋形成的图案石,较为著名的有台海南田图案石、安徽灵璧图案石及三峡图案石等,二是由珍珠样突起所形成的图案石.比较著名的有灵璧珍珠石,三是由石纹所形成的图案石,比较著名的有灵璧纹石、来宾卷纹石等.四是岩石在水中受多种矿物元素浸渗所形成的图案石,比较著名的有南京雨花石、黄河石及三峡石等。在众多图案石中,台湾的南田图案石最具代表性。

    南田图案石的图案是由白色石筋构成,一般居于整块石的主要位置,四周大多为黑色,色差大、对比分明。南田图案石的图案大小与整块奇石的大小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并具有三个突出的审美特征:其一,细劲的石筋形成的图案犹如秦描。有的石筋像.春蚕吐丝,一般均匀、细劲、连绵、圈润,而且自然流畅,恰似.春云浮空,流水行地,。其二,片、块状的石筋形成的图案犹如国回写意.那泼洒一般的淋漓水且抒写,虽不具有透视效果却有立体感.那粗犷而含蓄的大片淡浓变化,蕴涵粉一种内在的力量。其三.几何状的石筋形成简约、抽象的意味,正如绘画“用经济的笔摄获取丰富的艺术效果,以减削迹象来增加意境,(钱钟书《中国诗与中国画》)。同时,图案上的那些面积不同、形状各异的空白本身,既形成一种节赛变化,又给观赏者留下了想象余地。

    形.就是奇石的外部形态,它不仅指奇石形体的大小、重及、体积等,还指奇石的形状和动态,即形态.同时也指因奇石形态的变化而形成的石肤表面的起伏、凹凸、褶皱、沟槽、孔洞等。奇石的“形”,牵动若古今赏石者痴迷的目光.

    “形”派代表石种是国内的灵璧石、太湖石、英石和昆石四大奇石,以及近年来异军突起的戈壁石。在四大奇石中.赏玩灵璧石的人最多。

    产白安徽省灵璧县的灵璧石,主要品种有磐石类、珍珠石类、图案石类、纹石类、花山玉类、龙鳞石(碗螺石)类、五彩灵璧石类、白灵璧石类八大类。灵璧奇石的石形最全面,既有或成物状.的具象美.又有瘦、皱、漏、透“或成峰峦”的念象美,还有呈现几何形状的抽象美,因此灵璧石适宜摆放在书房、卧室、客厅、庭院、别墅、园林、广场等所有场合。历史上较为名贵的灵璧石有苏轼收藏的“小蓬莱”、范成大的“小峨眉.、赵孟烦的“五老峰”、李馒的“灵璧研山.等。

    太湖石的产地主要分布在江苏太湖的禹期山、妞山、洞魔等处。其石形最能体现瘦、皱、翻、透诸美,最适宜摆放在园林中。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太湖石有“六大立石.,即冠云峰(立于苏州留园)、玉玲珑《立于上海豫园)、络云峰(立于杭州花圃掇景园)、瑞云峰(立于今苏州十中)、仙人峰(立于南京晚园)、青芝抽(立干北京颐和园)。
 
   宋代米带提出的“度、皱、漏、透,赏石理论是“形.派贫石理论的莫墓石,以后苏东坡提出了丑石观,郑板桥在此基础上具体为“丑而雄,丑而秀”.以后又有不少赏石名家提出了有益的补充,“形’派赏石理论的内涵得以扩大。笔者认为,“形”派赏石的审美标准有三个方面,即分别对具象类奇石、对意象类奇石、对抽象类奇石的审美标准.审美方法有三种,即对具象类奇石、对意象类奇石、对抽象类奇石的审美方法。赏石者这一审美主体不仅是奇石这一审美客体的发现者,更是这一审美客体意义的创造者,因此,对赏石者这一审美主体的赏石审美欲望、赏石审美兴趣与情感、赏石审美习惯、赏石审美追求、赏石审美潜意识以及赏石审美能力等的分析和研究,是“形”派赏石理论得以延续的血液。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充分展示石形的美,以吸引更多赏石者的目光,是“形”派赏石理论得以发扬光大的关链。
 
  笔者在此阐释的中国奇石界的三大流派只是一个区城性的大多数贫石者的审美共识,其他还有海派赏石等多种区城性流派,这属于另一种分类范畴,在此不作讨论。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