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有礼--赵德奇典藏
一、观赏石的发现和表达的区别
观赏石的美是自然美。表达的美是艺术的美,是可以虚构的美,是可以成为艺术品的美。观赏石的美和艺术品的美在其成为美之前,存在的状态是不同的。艺术作品所表达的美在其成为美之前,是以思维状况存在于艺术家的大脑构思之中,所以“表达”的艺术品创作者可以称为艺术家,而观赏石的自然美在其发现之前是以实物状态,已经存在于自然界,没有发现她就没有以后的美,就具体的一方观赏石而言,没有发现她,她依然存在于自然界,但其失去了成为美的载体的机会,失去了成为审美客体的机会。所以观赏石的发现者只能称为发现者,当然,发现者经过对观赏石的创作表达,也可以成为艺术家。
她们的区别还在于,艺术品表达的美可以借助虚构的力量(如小品组合石表达的意境)通过创作韵律、色调、线条、布局、造型、情节、故事等形式,来表达美。在艺术作品中,正是这种形式的结构、平衡、秩序、意境、情节感染了我们。而对于观赏石发现的自然美,我们不能虚构,只能希望得到已经存在的符合自己意想的韵律、平衡、色调、布局等结构形式的观赏石,给我们带来美。其实艺术的美并不是真实世界的简单发现和复印,而是借助创意的虚构力量,而高于生活。发现的自然美是真的,但并不是复印的现实才是最美。更高的美不仅要复写模仿自然,而恰恰要用艺术表达来偏离存在,并寻找这种偏离的程度和恰当的比例。这是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陆俨少的山水画与现实山水恰当的偏离,韩敏的仕女图与现实少女恰当的变形,黄胄的墨驴与现实驴恰当的抽象都使其表现了比真实更高的美。有人认为现在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界限已非常莫糊,并举例:许多画家随意乱涂,在潜意识下作画而成的艺术品,已非常接近“天作”。我认为潜意识必竞还是人的意识,就是做梦也是现实的另行反映,尽管天作往往超过人作。
二、观赏石不仅是发现的艺术,更重要的是表达的艺术
观赏石首先是发现,这种发现在发现前已经存在。然后是表达,这种表达在表达前不存在。发现是发现已经存在的东西,而表达则是创造没有的东西。这在观赏石小品组合中、沙盘衬板装置布局的演绎中表现的更为明显。观赏石的发现与表达,它们的逻辑起点完全不同。观赏石发现的逻辑起点,往往是石头本身,如:石头要天然、颜色要漂亮、质地要坚硬、皮壳要完整、外形要有所像等等,是从客观存在出发。而小品组合表达的逻辑起点,除了上述条件以外,更多的是人们的思维状态,如:要表现什么,主题是什么、意境如何、情节有无、怎样布局等等,是从主观思维出发。这两种赏析的逻辑起点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是“以石为本”一个是“以人为本”。
由于人的艺术干预,使观赏石成为了有表达有诉求的载体,表达是观赏石走向艺术品的桥梁。因此,观赏石首先是发现的艺术,更重要的是表达的艺术。特别从小品组合来看,主题、意境与构思先于存在,使得小品组合石在观赏石成为艺术品的道路上终于破茧而出,在小品组合石中色、质、形、纹,瘦、漏、透、皱,这些原始被发现的元素,已不是最重要的鉴赏目标而立意的高远、品味的高低、主题的新颖、创作的手法、布局的合理才是表达者最重要的关心。与任何艺术品一样,在此,人的思维表达、创意构思决定了小品组合石的命运,创造了新的艺术价值,使其走向了艺术品的殿堂。可见观赏石不仅是发现的艺术,更重要的是表迏的艺术。在小品组合石中创作的意义大于了发现的意义!
三、发现和表达是两种不同侧重的赏玩方法
在观赏石小品组合,沙盘布局上,表达是组合的主要目的和赏玩方法。当然,其组合的元素都是经过发现的过程,但经过组合已经不是原来的意义,创造了新的价值。在独石上,主要的赏玩侧重于发现,从发现独石的存在、形体、纹理、图案上,得到美的享受和联想。小品组合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但在长期传统赏玩的过程往往是发现的过程,其间,观赏石是发现的艺术,理所当然地流行起着。在独石的赏玩中发现的意义大于了表达的意义。这两种赏玩各有侧重,并不完全隔离。现在所谓的鉴评标准大都针对独石而言,对小品组合尚无完备的表述。
这两种方法赏析的角度也是不同的,“发现”重在天然,一般不必太投入和太刻意地去创新赏石的底座、几架、道具、配件等等,大多可从传统底座上改良或参考。而“表达”要演绎故事、交待情节、宣染气氛、和构图布局。因此,除了重在天然外,还要精细地研究底座几架的创作和配件。因为组合犹如是一局戏的演出,底座几架犹如舞台,表演必须在舞台上,戏越好舞台越讲究,京剧和芭蕾舞很难在草地或土路上表演。当然舞台不一定非是红木不可,但恰当的精致、正确的比例、充分的舒展、座与石的呼应是必须的。而这一切都是为主题和意境的表达而服务的。我们认为观赏石从发现到表达,是随着观赏石发展趋势而至的必然。她拓宽了赏玩思路,发挥了人的主动性,创造了新的审美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比发现更进了一步。但这并不排斥发现在独石上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