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巾帼七品的爱石情节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12/12 13:27:27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七品知县”旧时多称“芝麻官”,意谕芝麻粒大小的官职。可如今,在广阔的农村再谈“七品知县”,特别是在塞外,在草原,在老百姓的心目中那可是一个大官!尤其是巾帼“女知县”,那还了得!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观赏石协会会长,是由原副县长职位上退下来的刘瑞清兼任。刘瑞清,满族,出生于冀北燕山深处的丰宁满族自治县凤山镇铁营村的一户普通农家。

    据《满洲地名考》,丰宁县名是取“丰阜康宁”之义。清乾隆元年(1736年)置四旗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置丰宁县;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改丰宁县为丰宁满族自治县。丰宁满族自治县地处京北,是滦河、牤牛河、潮河、汤河的发源地。总面积8765平方公里,属燕山山脉。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岩浆活动频繁,造就了许多高山峻岭,孕育着珍贵的矿产资源。多姿多彩的玛瑙、碧玉,珍稀的古生物化石等蕴藏其间。

    该县域晚中生代的地层中,发现了世界上最原始的鸟类化石,是当代国际鸟类起源研究中的重大发现。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将其命名为“华美金凤鸟”,也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塞外山城,惊动了中国,触动了世界。

    刘瑞清在故乡丰宁满族自治县任职多年,曾分管该县的文教、卫生等部门工作。在她分管的文化艺术产业中,“布糊画”名扬全国;“丰宁剪纸”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的麦秆画、桦皮画、砂画、陶瓷精刻等艺术产品异彩纷呈。在她深入基层工作当中,人文熏陶潜移默化、艺术情结与日俱增。

    数年前,从繁忙的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她,如释重任,放飞心境,回归自然。她组织建立了丰宁满族自治县观赏石协会,亲任会长。几年来,她带领全县石友重走了丰宁的山山水水,进一步感悟了山野之美、河流之珍。几经努力、多方筹措,搭建了第一个初具规模的综合赏石平台——丰宁奇石馆。馆内展出了广大会员送来的本域盛产的多色碧玉、象形玛瑙、靓丽彩蜡和珍稀化石等,使得这个塞外山城、农牧大县,迅速掀起了一个爱石、学石、淘石、藏石的热潮。

    在赏石玩石中,她发现丰宁几个乡镇的野岭之中遍布小块美石,且无人在意,她见了却爱不释手,如获奇珍。偶然间发现,几块精美的刑石经过有意地组合摆放,竟能拼布成画。这一发现,使她如痴如醉,一发而不可收,奇石贴画便应运而生。

   “奇石贴画”的原材料,均为散落于山川深谷的玛瑙、碧玉、化石等小块原石。这些石头,凝聚了大自然亿万年的精华和鬼斧神工的磨砺,有形、有质、有色,每块奇石都是自然天成的艺术瑰宝。

    作画模式主要以小品粒石为载体,不打磨、不上色,根据不同形态的原石,进行创意、拼图组合,把自然风景、历史典故、人文情理融入其中,开辟了独特风格的贴画工艺。为了使奇石与艺术巧妙的结合,她阅读了大量美术、雕塑、摄影、色泽、视图、设计等教材。为了提高立体画的文化内涵,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代人物、历史故事、成语典籍、民间传说、趣闻轶事等文化题材,进行了硏读,力求作品文化寓意准确、内涵深刻。同时多访高师,聘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和相关专业人才进行指导,使其艺术创作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

    当我们走进年近花甲的刘瑞清的家庭“展室”,立即就被那浓郁、天然的文化艺术氛围所吸引。一幅幅地道的本地精石组合而成的历史典故、神话故事,具有时代气息的城乡景貌、浓郁的满乡风情、芳香欲滴的花卉、呼之欲出的动物、人物等应有尽有。奇石贴画展现出的毫无做作与矫情的质朴纯真,让人的心态回归自然。她饶有情趣的对我们说,这数年的赏石之路,文化、艺术水平的提高,比她干多年副县长的收获都大。要感谢大自然给她的真情回馈。

    刘瑞清经过数年的认真研发,无论作品的文化内涵及精神境界,均达到了一定水准。获得了当地文化艺术界、赏石界同仁的认可。在2014年河北省首届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上,获得了创意性铜奖。她的“奇石贴画”,现已初步形成模式,并已申请了专利。她的赏石之路,影响和启发了该县爱石人士的赏石思维,展现了地域的产业特色,亦彰显了领航人的引领效应。我们真诚地祝愿,塞外山城的巾帼,年近花甲的刘瑞清的赏石之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精益。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