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文《奇石小品“姓”什么》旨在纠正杨忠耀先生《浅议奇石小品》文中对奇石小品的不妥定义。该文在《赏石文化》第8期发表后,杨忠耀先生在《赏石文化》第10期《也谈奇石小品该姓啥》文中向我提出了四个问题:一是“奇石小品该姓小吗?”二是“奇石小品姓少吗?”三是“奇石小品姓单吗?”四是“奇石小品不姓组吗?”
在回答杨先生问题之前,我想先明确一点,就是拙文中所谓的“姓什么”是什么意思?不言而喻,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也可以说是一种比喻。比喻虽然生动,但是俗话说,任何比喻都是蹩脚的。为什么“蹩脚”?其一在于比喻的语言总不如精密表述那样严谨,因此容易被人误解。所谓“奇石小品姓什么”,我的用意是,“奇石小品”这种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例如组合石)的最本质的特点是什么。这里要把握的是“最本质的”特点,而非所有的特点。而杨先生却将“姓什么”理解为“具有什么特点”、“具有什么属性”,包括所有的特点或属性,以致认为拙文“言过其词(实)”。
现在我逐一回答杨先生提出的问题。
一“奇石小品该姓小吗?”我的回答是,的确姓小,不是该不该,而是它本来就姓小。因为只有小,才是奇石小品区别于其它形态奇石“作品”的本质特点。一切艺术作品均为如此,篇幅(规模)短小的作品才能称小品,否则只能称“大品”。
关于“小品”这个概念的来源,关于“小品”与“大品”的区别,在拙文《姓什么》中已有论证,无妨摘录如下:“‘小品’一词,始见于〔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浩)读小品,下二百签,皆是精微。’〔晋〕殷浩,陈郡长平人,字渊源,好《老》《易》,当时负有盛名,其所读的‘小品’,可能即为《老》《易》经书简本。〔梁〕刘孝标《注》曰:‘释氏辨空,经有详者焉,略者焉;详者为大品,略者为小品。’刘孝标对《世说新语》这段话的注释使我们明白,小品是与大品相对而言的。小品与大品,区别在于略与详,也即篇幅的小与大,篇幅小的叫做小品,篇幅大的叫做大品。”
关于“小品”的相对概念叫“大品”这种提法,可能有人会觉得陌生,难以接受,其实,“小品”与“大品”的确是一组相对的概念,这除了梁人刘孝标对《四说新语》的注释可以引证之外,尚有公元4世纪鸠摩罗什对《般若经》的翻译,他把较详的27卷本叫做《大品般若》,把较略的10卷本叫做《小品般若》,也可以为证。
后人即据此将篇幅短小的随笔、杂感等文章统称为小品,例如《六朝小品》《唐人小品》《明人小品》等等,分别就是六朝人、唐朝人、明朝人短小文章的集子。可想而知,如果文章不是短小的,就没有资格被选入集子了。
以上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小品”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小。
至于如今银屏上广受欢迎的“小品”,指的是一种短小的戏剧,它的特点,除了短小之外,还有容量小、人物少、场面简单、情节紧凑等特点。但应该看到,这些特点中,只有短小这一条,才是最本质的、起着决定性作用的特点,其它的特点都是因其而生的、附带的、非决定性的、非本质的特点。各种艺术门类的小品,例如音乐小品、绘画小品、雕塑小品、建筑小品等等,道理也是一样的,因篇幅关系,恕不赘言。
奇石是否属于艺术品,现在赏石理论界尚无定论;奇石能不能称作品,也是没有定论。如果将奇石看作艺术作品,则组合的奇石是艺术作品,不组合的单件的奇石也是艺术作品。
奇石“作品”无所谓篇幅,就看规模或体量。个头大的、特大的,或组合的件数特多的,当然不能叫小品,只能属于中品、大品,或叫常品。
二“奇石小品姓少吗?”我的回答是,奇石小品不姓少,因为,件数少,只是奇石小品的属性之一,甚至不是奇石小品的属性,更不是奇石小品区别于其它形态奇石“作品”的本质特点,所以,“少”不是奇石小品的“姓”。但件数太多的奇石组合之作,就不能叫奇石小品了。例如新疆石友岳恩荣先生创作的人物奇石组合作品《水浒一百零八将》,虽然每个单件都不大,都属小型或微型的奇石,但整个作品共用108块人物造型奇石,它的几架长420厘米、高63厘米、深28厘米,由4座“楼阁”和3条“长廊”共7部分组成,蔚为壮观。如此规模的奇石组合作品,难道能叫奇石小品吗?
这里须要商榷的是,杨先生提出了“奇石小品姓少,是指观赏要素少”的观点。我认为这样界定似乎意义不大。奇石的观赏要素,无非质、色、形、纹。每一块奇石都具有各自的质色形纹,不过是在供人观赏时,或曰人在观赏它时,各要素是居于主要地位还是次要地位罢了,怎么能说哪块奇石的观赏要素多,哪块奇石的观赏要素少?又怎么能说观赏要素少的就是奇石小品,观赏要素多的就是奇石大品呢?也许杨先生所指的是奇石的观赏内涵吧?那么,这样界定我认为也是意义不大。一块奇石的观赏内涵,不但与奇石的个头大小无关,而且一块奇石的观赏内涵,往往并非一成不变的。同一块奇石,张三看来内涵单一,李四可能看出内涵多多;同一块奇石同一个人看,昨天看来内涵简单,今天看来可能发现新的内涵,明天看来可能内涵十分丰富。若干块奇石组合起来,也会有这种情况。所以,怎么能够根据内涵的丰简多寡来划分奇石的小品与大品呢?
以欣赏要素的多少或作品内涵的丰简来区分其它各门各类艺术的小品与大品,也许可行,但也不尽然。建筑是艺术。园林里一座建筑小品,占地只有30平米;街上有座民用楼,占地3000平米,显然不能算小品,是大品。后者比之前者,观赏要素一定更多吗?艺术内涵、社会内涵一定更丰富吗?再说奇石。我们常说,奇石的内涵包罗万象,大至山川寰宇,小至一草一虫,都可以从奇石中找到。诚然如此;但这种说法指的是奇石的总体,而非某一块具体的奇石。包涵诸多内涵的奇石当然有,但的确非常罕见;常见的、大量存在的、一般的单块奇石,其内涵都是比较单一的。例如画面石,呈现的往往只是简单的一人或者一物或者一景,其内涵往往比绘画小品的内涵还要简单,或者只相当于绘画小品。造型石与雕塑小品比较,情况与此相同。如果凡是观赏内涵简单的奇石都叫奇石小品,则占绝大多数的奇石不论大小都应该叫做奇石小品,那么这个“奇石小品”的概念到底有多少意义呢?再说,单块的奇石内涵简单,组合起来的奇石,其内涵总要比单块时丰富一些吧?可是为什么组合起来的是小品,不组合的反而不是小品呢?这不能不说不合逻辑吧?